学术研究

企业退出机制研究

在经济下行、产能过剩的情况 下,很多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有的正在转型突破,有的则扭亏困难,甚至成为“僵尸企业”。“僵尸企业”的存在危害巨大,不仅造成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中央领导多次提出要解决好产能过剩问题和僵尸企业问题,这二者已成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

区域创新

课题:深圳市等地区的创新环境研究研究内容:负责人:张永伟时间:一年(2015.7-2016.7)课题组成员:张哲、李峄

创新政策

课题: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研究研究内容:当前中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发展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从其它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这个阶段往往也是产业政策的内容手段和实施方式的转型时期。此课题主要针对现有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式、路径及目标进行研究,找到产业转型的一般规律。负责人:路风时间:...

新经济

课题:新经济指数研究研究内容:美国著名智库“美国进步中心”定期发布《美国新经济指数报告》,使用一系列指标对美国50个州创新经济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已产生广泛影响。本研究拟在此基础上构建对中国各地区创新经济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发布研究报告。负责人:刘涛雄时间:一年(2015.7-...

学术研究

第四期:全球化下大国崛起的创新模式 ——关于中国如何创新的基础性思考

内容摘要:本文探讨创新的三个基础性问题:什么是创新?创什么新?怎么去创新?创新包括技术与商业模式两方面创新,前者是基础。目前中国企业的创新以改良-改进-改造为主(学习-模仿型) 。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的优势有二:规模为王(产业集群和庞大市场是创新的温床)和巨量研发投资(技术创新的起点及支点)。民主、自由有助于创新,但不是必要、充分条件。创新环境的完善可以通过“取长补短”来逼近(替代原理),而不是一个短板导致全盘皆输(所谓的“木桶原理”)。

 

关键词:全球化;创新;模式

 

全球化下大国崛起的创新模式

--关于中国如何创新的基础性思考

张宏霖 (Kevin H. Zhang)

中国经济目前走到一个“非升即降”的关口。对这种情形的学术描述很多,诸如“中等收入陷阱”、“发展模式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等。与此相关的当下流行语则是“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应对困境的方法似乎很多,共同点就是两个字:创新。这是中国十多年来少有的持续火热的流行语,相关的学术研究及政策探讨文献汗牛充栋,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本文试图以全球化下中国崛起为背景,回答创新的三个基础性问题:什么是创新?创什么新?怎么去创新?

关于“创新”的普遍误解

有关“什么是创新?”的误解:

·       创新主要是政府行为或官员的政绩指标;

·       创新是高科技研发,成果就是尖端新产品;

·       创新一定要靠专利数,论文数来证明;

·       创新的成败主要看研发投入, 赚不赚钱不重要。

有关“创什么新?”的误解:

·       创新必须是原创、独创;

·       自主创新”就是自己独立做出与众不同的全新东西;

·       “山寨”、学习、模仿不算创新。

有关“怎么去创新?”的误解:

·    只有科技人员才能创新,创新与企业管理者无关;

·    创新必须由政府主导、推动并完成;

·    没有民主、自由,就不可能有创新;

·    只有全盘西化,中国才能创新。

  全球化下的中国崛起,应该拥抱以下创新理念:

什么是创新?

1.   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2.   创新内容: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前者是基础;

3.   利润为上:能赚钱的就是好创新。

创什么新?

4.   领先型企业的创新以突破性发明创造为主(自主独创-原创型);

5.   追随型企业的创新以改良-改进-改造为主(学习-模仿型);

6.   挑战型企业采用混合型的创新战略: 自主创新 + 模仿创新;

7.   一个国家/企业的发展水平决定其创新的切入点和战略战术。

怎么去创新?

8.   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通过组织-配置资源以获取创新的最大经济效益;

9.   新观念、新想法、新点子(创新意识)是创新之母;

10. 规模为王:产业集群是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温床;庞大市场是中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独特优势;巨量研发投资是中国创新成功的保证;

11. 民主、自由有助于创新,但不是必要、充分条件;

12. 创新环境的完善可以通过“取长补短”来逼近(替代原理),而不是一个短板导致全盘皆输(所谓的木桶原理”)。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创新是人类区别于其它生物、并最终主宰地球的主要因素。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2万年前)出现人类的第一个发明: 弓箭。随后生产方式出现了第一次重大的变革, 由狞猎过渡到畜牧时代。人类所使用的石制武器和工具因磨制而更显锋利,于是由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公元前1万年开始)。钻木取火(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和农业的出现让人类进入现代文明阶段。

 不同区域的创新能力差异导致世界文明中心的地理转移。金属时代(公元前4000年开始) 的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率先从原始部落进入农业社会(四大文明古国),成为是世界文明中心(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500年间,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先后形成新的世界文明中心。在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到公元15世纪(明朝)的1600多年时段,中国为世界文明中心,高峰在唐宋时期(公元7-12世纪)。期间出现四大发明中的三个(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公元13世纪,世界文明的中心从中国转移到欧洲。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思想解放运动)和英国的科学革命(人类进入了科学实验时代)是近代工业革命的先导。17世纪中叶英国爆发工业革命,成为新的文明中心,同时崛起为史无前例的全球霸主。19世纪末兴起的电力技术,又导致世界文明的中心开始由英国转移到美国。

 创新的强度决定经济发展水平(见下图:200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人均收入)。代表发展水平的人均GDP从公元0年到1500年间并没有国别差异。1763年的工业革命以后,人均GDP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完成了工业化进程的变成了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如西欧、美国、日本,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的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跟印度。从公元0年到公元1500年,整个人类创新活动属于零星、偶然而成发展缓慢,世界各地人均收入相差无几。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的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开始影响世界的发展格局。西欧通过当海盗(“海洋扩张-地理大发现”),人均收入开始上升。但是因为大家都比较穷,掠夺导致的人均GDP的增加有限。1763年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增长格局出现明显的变化。工业化从英国扩散到整个西欧,再到美国和日本,人均GDP大幅度增加,变成发达国家。尚未完成工业化的中国和印度则被抛在后面,成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现在所说的穷国-富国的分野由此开始,而落后国家脱贫致富的追赶大戏也正式开幕。

 工业革命之前的1500年,世界各地经济发展速度相差无几、非常缓慢,人均GDP增长率平均不到0.05%,按这种增长率,翻一番需要1500年。所以图中各主要经济体的不同曲线是重合的且几乎水平的。工业革命之后,情况就大不相同,出现了大分野。英国的增长率达到2%,是0.05%的40倍。这个数字含义是什么呢?以这样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均GDP每35年就可以翻一番,70年翻两番。这也是为什么工业革命之后,西欧迅速成为列强,而中国、印度及其它地区的增长率还不到0.05%,惨遭殖民、占领、掠夺。

从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决定经济增长即人均收入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技术创新。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正是它们的技术日新月异。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就是瓦特蒸汽机和珍妮纺织机(技术创新)。西方领先世界这500年,靠的就是不断的创新。

创新究竟包括哪些内容?

最早系统研究创新的是美籍奥地利裔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他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拓性地把创新分为五种类型:(1)生产新的产品(如汽车)或产品的一种新特性(节能汽车);(2)引入新的生产方法或工艺过程(如汽车自动流水线组装);(3)开辟新的市场或营销模式(从欧美到亚非拉出口市场,从标准化产品到市场细分营销);(4)开拓原材料的新来源(从棉布到化纤);以及(5)采用新的企业组织(从个人企业、家族企业,到股份制企业)。

熊彼特的创新分类有多重启示。其一,开发已有产品的新特性虽不如开发新产品那么震撼,但却是大部分中国企业可行性很高的创新。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后起之秀,日本的崛起靠的不是开发新产品,而是局部改进改良(省油、节能)。全球智能手机的三足鼎立,同样说明选择创新切入点的重要性。美国苹果领跑,持续开发新产品;韩国三星强化自己的研发能力、紧追其后;中国跟在苹果、三星后面直接山寨。为什么现在中国智能手机也很厉害?表面上看是凭着廉价劳动力,其实除了超强的学习模仿能力,中国企业还干了“破坏式创新”:将高端产品改造成中低端手机,通过成本大幅度下降开辟大众市场。的确,创新不局限在高新科技产品,针对技术已经标准化的产品的改进改良、降低成本,依然是行之有效的创新。其二,生产方法或工艺过程是我们过去经常被忽略的创新内容。汽车是由一个法国人发明,但汽车产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却是美国人亨利﹒福特。福特所做与产品创新几乎毫无相关,他发明的汽车自动流水线组装却是划时代的生产工艺创新,对整个制造业的工艺过程有颠覆性影响。中国夺得“世界工厂”桂冠,生产方式创新的贡献超过廉价劳动力。这包括将产业集群、区域专业化分工的极致应用。这类创新不经意间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为日后工业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按目前国际的前沿研究,创新有两大内容, 六个方面。创新的两大内容:一个是技术,第二个就是商业模式。技术创新包括三个方面:产品/服务(产品技术);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生产技术); 科学管理-工程管理(管理技术)。商业模式创新也有三个方面:营销模式(品牌-差异化-市场细分);供应链(外包-售后服务);资产管理(重组-并购)。技术创新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商业模式一定是跟在技术创新后面。超前的商业模式不仅不能为企业带来可持续的利润,往往引发商业欺诈或经济泡沫。

商业模式是最近三十来年在美国迅速发展的一个创新内容。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销售价值并将价值送达顾客的方式,涉及供应链、目标顾客细分以及顾客对于企业价值的认知。商业模式包括三个方面内容:营销模式、供应链以及资产管理。营销模式主要指品牌、差异化以及市场细分;供应链包括外包和售后服务;资产管理包括重组和并购。戴尔(Dell)电脑公司的崛起就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典范。通过“定制”与“直销”,戴尔不仅一度成为该行业的全球老大,而且颠覆了行业的商业模式。戴尔的创新重心不在生产技术,而是按需定制与低成本直销。定制-直销提供新的更大的顾客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供应链和成本结构。对于个人电脑行业来说,这是一项重大创新,并且一直在引领该行业的发展方向。

创新的内容还可以用全球化下的四大竞争类型来解释,每个类型都有其不同的创新重点。产品开发要求很高的研发及创造能力;制造工艺取胜关键在于出色的投资, 生产组织能力及质量管理;营销艺术则依赖品牌、促销手段、营销组织管理;要素成本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人力及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目前全球范围内,在每一竞争类型里面做得最好国家:产品开发-德国;制造工艺-日本;营销艺术-美国;要素成本-中国。尽管日本和美国也做产品开发,但是德国应该说做得最出色,特别是制造业。基于精益求精的文化传统和极致的质量管理,日本的制造工艺水平应该说全球无敌手。营销艺术是美国最擅长的拿手好戏,其优势在全球是遥遥领先。2015年全球十大品牌当中,美国占了八个,而且是前八。中国过去30多年的兢兢业业,终于在要素成本这一竞争类型中独步全球,成为中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中国这个“要素成本之王”不怎么样,因为在这四类竞争里面,可能就是要素成本这类的竞争含金量最低。其实这是个巨大的误解。成为全球“要素成本之王”的难度一点也不低于其它三类。全球200多个国家,除了30个左右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之外,剩下的都是发展中国家,按说都有条件在要素成本这类竞争中脱颖而出。可是,中国经过过去30年的发展,我们打遍全球,产品走向全世界,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下一步就是日本的制造工艺,所以,下一步我们要把产品做到更加精致,接着就是产品开发,之后就是跟美国短兵相接。

科学革命、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

 为什么工业革命最先出现在英国,而不是其它欧洲国家?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又靠的是什么?工业革命的标志是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前提是科学革命,“日不落帝国”(通过侵略、殖民,英国在19世纪控制全球1/3的陆地及3亿人口)的含义是空前的全球霸主,仅凭技术创新似乎难以达成。缺什么呢?

 英国的霸业与其三个要素密不可分:科学革命、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其相应的代表人物就是:牛顿、瓦特、斯密。技术创新有一个基础性的要求,就是一个社会从上到下走出愚昧、崇拜科学(科学革命)。文艺复兴之后的英国在这方面领先其它欧洲国家,其标志是出现了以牛顿为代表的一大批世界级的科学家。科学革命使英国朝野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社会对科学家、工程师等技术人员予以崇高地位,营造出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点最重要!中国在这方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的氛围。这是第一步,正是这一步就能解释为什么瓦特这样的人及改良蒸汽机的技术创新,率先出现在英国,而不是法国、德国或者意大利。

 有了牛顿和瓦特,英国已然领先欧洲。但能否崛起为全球霸主,还需要另一个人的推动,这就是被尊为经济学和管理学开山鼻祖的亚当· 斯密。斯密针对当时英国的发展瓶颈写一本《国富论》的书,提出了全球市场-自由贸易的商业模式:国民财富增长的最终源泉是劳动分工(专业化);劳动分工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自由贸易可以拓展市场规模。斯密认为英国崛起的唯一有效途径,是通过国际贸易来突破国内狭小市场规模对专业化分工的限制,从而实现由全球范围的劳动分工带来的快速财富增长。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受困于国内市场(英伦三岛面积24万平方公里,当时人口不到1000万),出现劳动分工-专业化发展的瓶颈。几百万人一部分种地,一部分去纺织厂,其余的部分开媒矿、建铁路,每一个行业规模都不大,比较优势发挥不出来。斯密破解这一问题的秘诀:通过开展国际贸易,形成全球市场,英国凭借技术优势生产高附加值的纺织品和机器,其它国家提供低附加值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英国主导的全球劳动分工和自由贸易看起来公平合理,实为设计精明的商业模式。英国生产的东西别的国家做不来,其垄断地位可以高价出口,而其进口产品由很多国家提供,它们彼此竞争,形同完全竞争市场,价格不断趋低。如此英国低价进口原材料,加工后工业品以高昂的价格卖给全世界,财富自然就汇集到英国。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斯密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用了100年的时间(1750-1850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1850年,英国的城市人口已超过了60%;铁产量和棉布超过了世界的一半;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

商业模式创新必须在技术创新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如果没有技术创新,没有蒸汽机的出现,英国的商业模式(全球市场-自由贸易)是无法实现的。通过产品垄断推动全球化实际上是把别的国家财富通过一种表面上看起来很公平的方式掠过过来,即市场的力量。美国推动全球化也是基于这个商业模式(当然它有技术创新的前提)。原本的设计近乎完美,美国甚至放弃赚钱辛苦的制造业,专攻来钱快的金融和其它服务业。人算不如天算,中国制造业通过学习模仿式技术创新的意外崛起(规模太大了!),不仅妨碍了其商业模式实施,还让美国为自己的产业空洞化产生恐惧。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美国对内要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出口,对外要踢开WTO,推出针对中国的TPP(新版的全球化商业模式创新)。中国以“山寨”技术创新为基础,现在也尝试自己的商业模式创新:一带一路、亚投行、人民币国际化。

全球化时代的创新捷径

 技术创新又是怎么来的呢? 两种方式: 自己发明技术(自主创新);借用已有技术(学习创新)。到底是自主创新好,还是学习创新好?答案取决于成本。通常学习创新的成本会远远低于自主创新。发达国家如美国,技术已处于最前沿,必须要有发明才能有创新。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创新可以是自己发明,也可以引进已有但比自己现用的技术新、好的技术。所谓全球化下的“后发优势”,专指落后国家的一种机会,利用和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以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取得创新。具体说来,新技术专利保护期顶多20年, 落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不止20年,因此,有许多免费技术;引进还在专利保护期里的技术需要支付的技术转让费,少于研发这项技术的投入(往往只有1/3)。相比先进国家,落后国家的创新成本相当小(可能不到1%),其创新的范围更广。因此,虽然新技术绝大多数是发达国家发明的,落后国家创新的速度却有可能比发达国家快。

 “后发优势”只是理论预测,现实中能做到的国家凤毛麟角。过去250多年来成功的例子也就是当年美国、德国等西欧国家追赶英国,以及二战后日本、四小龙缔造的东亚奇迹。实现“后发优势”必须满足诸多要求,“多、快、好、省”的方法就是对外开放、学习模仿。

 全球化分外向跟内向,外向型全球化主要表现在贸易出口、国外合营公司、在国外建分公司或兼并国外企业、技术出让、出国移民等方面。反之,内向型全球化主要表现在贸易进口、国内合营公司、成为国外跨国公司的国内分公司、购买技术专利、引进移民人才等方面。从1978对外开放到2014年这37年中,中国货物贸易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世界排名32,提升至2014年的4303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一,全球贸易比重由1985年的1.8%提高到11%;服务贸易由1982年的44亿美元,提升至2014年的604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全球服务贸易比重由0.6%升至6.3%;外汇储备由1978年的1.67亿美元,提升至2014年的3900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一; 2014年引进外资1196亿美元,截止2014年累计引进外资15000亿美元;2014年对外投资1029亿美元, 截止2014年累计对外投资7600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由1992年的30亿美元营业额升至2014年的1424亿美元营业额。出国留学从无到有,2015年达到50万人;在美国注册的中国学生近30万,占所有在美外国学生的1/3。这些硬指标不仅说明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也反映学习模仿创新的基础和力度。出口导致“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在国际竞争中学习;进口包括引进设备,产生“逆向创新”;引进外资其实是“一揽子资产”引进,同时还有示范效应和溢出效应;购买技术专利则是直接引进技术;人才流动,包括鼓励出国留学,更是为学习模仿创新输送可持续的强大动力。最近的人民币国际化招数,如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等,也是商业模式方面向美国的学习模仿创新。

 全球化下创新的捷径是引进、学习、模仿,然后才走到自主创新 。中国GDP总量的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没有创新是不可能的。不要小看学习模仿,以为学习模仿没什么技术含量。要学得好、模仿得像,并结合自己的国情不断消化、提高,非常不容易。目前世界公认,最可能通过学习模仿而成功创新的国家就是中国。深圳则是中国国内学习创新的标杆。深圳的优势在于:移民文化、远离北京、特区政策、紧邻香港。首先,移民文化为城市创新注入不绝动力。深圳已经是一个人口近1400万的大都市,但本地原住民不到100万,深圳95%以上的人口都是新移民。深圳移民来自全国各地,带着各种各样的动机和梦想来到深圳,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原居住地的“不满足”,所以需要到这里来实现自己的满足,寻找这种满足感的过程就是实现梦想的过程。对于每一个来深圳的移民来说,“闯深圳”就意味着“告别传统”,丢掉自己原有的某些旧的文化习惯。这种特质使深圳形成了“敢于冒险、崇尚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为内核的创新文化和氛围。移民文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大家彼此不认识,一切可以重新开始。这种压力小和多元化的文化使得移民们既能保持各自的个性又相互包容相互借鉴,这就形成了深圳文化开放和兼容的特性,为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特区政策也是深圳创新的显著优势,深圳是以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来推动科技创新,支持新兴产业,而不是把钱直接投给某些重点企业。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从财政金融支持、人才支撑、创新载体建设、科技服务等多个方面,全面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

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与发展阶段

 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有三个:资源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按不同的发展阶段,创新活动由低到高可分为三类:引进-学习创新、模仿-改进创新、原创-自主创新。国家发展阶段可按工业化水平划分(如下图)。尚未进入工业化进程的国家称为前工业化经济(农业社会,目前全世界还有极个别贫穷国家属于这个阶段)。正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又细为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发达国家如美国,早在一百年前完成了工业化,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称之为后工业化经济。采用世界银行的数据,每一个阶段选取几个代表性的国家/地区。用此图可以把中国与世界在创新-发展方面的昨天、今天、明天(过去的发展、现在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展望)作一个简单的解释和描述。 

 

 
 文本框: 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与发展阶段

 

 

 

 

 

 

 

 

 

 

 

 中国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被列强敲开国门,1860年启动的洋务运动不仅主动对外开放,也正式进入了工业化过程。但是很不幸,100多年来内忧外患让我们的工业化走得很不顺,直到1949年我们还在初期。实际上到了1978年,我们几经起伏后还没有完全进入中期。过去30多年时来运转,我们上了一个大台阶(从泰国这个位置跳到目前所在),马上要进入后期。现在面临一个很大的槛(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发展、企业的增长以及个人的成长跟上台阶一样,小台阶比较好上,大台阶就是分水岭。中国能否崛起,就看这个大台阶。全世界170个发展中国家/地区中的近20个(发展水平最高的)卡在这个台阶上。中国现在已经在此待了10年左右,一旦跳上去,不仅能快速完成工业化,而且后面的强国之路就剩下小台阶,不难走了。可惜这个台阶真是不好跳,特别是规模大一点的经济体。阿根廷100年前就在此并一直试图跳跃,但终究未能如愿。

 世界看好中国。依据何在?美国视中国为挑战是也。图中显示,中国和美国之间尚有不少国家/地区,也就是说中美差距其实很大。2015年中国人均GDP刚过8000美元,不到美国的1/6。但是美国真是把中国当成对手了(这不难从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看出)。这不是大惊小怪,因为美国很清楚,中国翻越这道槛是个大概率事件(可能性极高!)。一旦跳上这个槛,后面几个小槛基本上就像考上大学之后,从一年级升到二、三、四年级差不多。10-15年左右,单挑美国的就是中国。了解美国的这种预判,就不难理解中美近年来的全方位摩擦。

中国有崛起潜力并不意味着崛起会自动出现。图中显示,中国现阶段已从资源驱动为主转型到效率驱动为主,翻越这道槛又必须有创新驱动。当下的创新以模仿-改进为主,不少方面还需要引进-学校创新。发展好的行业(如高铁)和企业(如华为)已经在做原创-自主创新。中国追赶难度超大,美国守成也相当不易。作为最发达的经济体,美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创新驱动,资源和效率驱动的空间有限。但原创-自主创新投入大,成功率低,十有八九搞不成。所以美国GDP增速达到2%就是谢天谢地。当然美国有清晰地认识,对创新极为重视。事实上美国的自主创新是全球作的最好的国家,也是发达国家发展最快的国家。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如IT)及创新企业(如苹果)就是大家熟悉的例子。

优势产业与大国崛起

技术创新最基本的硬件是研发,经费是研发的起点和支点。中国研发支出庞大,意在鼓励创新。2014年,美国研发经费为4650亿美元,占GDP的2.8%,中国研发经费为2840亿美元,占GDP的2.0%,中国研发投资仅次于美国。美国预测,10年后的2024,中国研发经费会超过美国、达到6000亿美元。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研发投资者。尽管有种种不利的条件,但是就凭这一个优势,中国的创新就有希望。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另外一个优势体现在国家-产业层面上的外部规模经济。国内的产业集群及庞大市场导致激烈的竞争和快速的信息交流整合,对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有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

由创新产生的优势产业是大国崛起的必备条件。从过去250年的历史表明,大国崛起知识的标志是拥有至少一两个世界领先的产业。英国崛起靠蒸汽机和纺织机,德国崛起靠化工和化肥,美国崛起靠电力和电器,苏联则有领先的太空与军工,而日本靠机械和电子。中国靠什么?目前我们发现有两个苗头,一个高铁,一个电信。

学术研究,清华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

学术研究-清华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

学术研究,清华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